手机版
扫描查看手机站

阿里严打刷单,为何画风突变祭出起诉大招?

来源:互联网/编辑:IT世界网/时间:2021-12-16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进入手机端

  重复计费已经成为困扰电子商务和消费者的一个主要问题。原因之一是非法成本太低,无法阻止计费组织者。现有的行政处罚虽然不能给与沉重打击,但并不意味着刷单平台可以高枕无忧。深受刷牙困扰的阿里决定通过民事诉讼让他真正感受到痛苦。

  今日,阿里正式向法院提交起诉书,称单平台“愚蠢推网”涉嫌严重危害市场竞争秩序,索赔标的216万元,开创了电商网站公开起诉单平台的先例。不管最终结果如何,阿里拿着法律武器起诉自己的行为,将极大地震撼单一平台的嚣张气焰。

  新零售时代,无论商家、物流、消费者还是电商平台,每一个商业生活的成员都应该知道刷单的来龙去脉,对刷单说不,加入打击刷单的持久战。这次阿里认真刷平台,既是刷危害、控刷到科普的绝佳机会,也有利于整个电商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电商平台难以根治刷单

  电子商务计费现象由来已久。阿里、JD.COM等电商平台都是受害者。计费关系到电商平台的信誉和市场秩序。任何电商玩家对其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与商业模式无关。表面上看,商家和刷单平台是刷单行为的主角;本质上,电商平台计费兴起的原因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态,进而满足商家的利益,而计费平台则是向商家收取服务费。

  商家知道电商平台明令禁止刷单,也清楚地意识到刷单对消费者不公平,但还是愿意跨界一步,因为刷单可以获得更好的搜索排名,进而获得更多的销量。不难看出,刷单本质上是一种机会主义的营销行为。这种扭曲的商业策略是电子商务之间激烈竞争的产物。除了常规的直通车和演练秀,高额的利润压力迫使商家尝试新的营销方式,刷单正是他们想要的,精准击中了用户注重订单量和评价的消费心理。

  一方面是一个对刷单充满热情的商家和刷单平台,另一方面是重拳整顿刷单的电商平台。双方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猫鼠斗智游戏。一定程度上电商刷单屡禁不止,代表商家的利益共同体和刷单平台在技术上占优,形成了利益巨大的灰色产业链,让电商平台束手无策。电商计费主要集中在YY和QQ群。计费客户为了躲避电商平台的监管,模仿正常人真实的网购行为,将自己伪装成客户,通过虚假聊天完成订单,先自己垫付资金。

  刷单的危害有目共睹,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损失,还使得不合格商品爆款的情况屡见不鲜,对整个网购市场造成了不良影响。一些正规商家原本不想刷,眼看着竞争对手刷,为了店铺的持续经营,不得不加入刷的大军。同时,计费也给电商平台造成损失,其可信度主要来源于评价体系。规范化计费对平台可信度影响很大。

  电商平台在整顿刷单的战斗中往往无能为力。无论是投入人力物力等各种资源,都无法根治刷单,陷入“发现-淘汰”的死循环。在我看来,电商平台之所以不能长期淘汰刷单,并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因为治理刷单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复杂性是电商平台无法处理的。最大的障碍是它没有执法权,要和消费者、商家、物流、执法部门一起合作。此外,还面临法律不完善、对大数据治理虚假交易的证据链认识不足、监管不力等现实问题

  比如2015年3月之前,中国没有法律法规确定刷单违法。直到3月31日,商务部公布《商品流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刷单管控才走上法律快车道。2015年4月3日,正式颁布的《商品流通法》第40条明确规定“禁止经营者在交易场所自行或者通过他人补报信用评价”。虽然对刷单行为进行法律界定是一大突破,但只是迈出了控制刷单行为的第一步,证据收集、处罚等相关法律规定仍有待完善。

  同时,电商平台并不能完全杜绝计费的现象,这也与计费军团总能想出相应的策略密切相关。俗话说“有政策下有对策”,计费军团依附于YY、QQ群等电商平台未覆盖的聊天平台。并形成了稳固的利益共同体,这使得电商平台有了监管的盲点,这是完全无奈的。除非网警介入,实时监控计费总队,否则不可避免。

阿里起诉傻推网释放2个信号

  回到傻逼。这是一家由90后杨在2014年9月创办的刷子公司。今年4月,阿里平台管理部协助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成为全国首个政企联手打击平台炒作的成功案例。期间,傻推网“刷出”了2650万的运营资金,涉及5000多个网商账户和7000多个单客户账户,杨本人收入40多万,几个单客户合计收入173.5万元。

  执法人员对杨及其团伙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责令停止违法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并将法人列入企业黑名单”。这种惩罚与傻推网的非法收益相比微不足道。无奈之下,阿里寻求通过民事诉讼让傻推网承担应有的违法活动成本,将对全点抢、牛刷、玲拉网等大型炒作平台逐一提起诉讼,为全产业链树立榜样。

  阿里除了对刷单平台指手画脚外,还对参与刷单的商家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罚。最轻的处罚是扣分,其次是降低店铺和商品的权力,相关商品的销售被清理。降低电量意味着店铺根本得不到任何展示机会,有严重刷单行为的商家被关闭。同期,针对商家在产品说明或包装中添加“好评返现”等营销信息的行为,天猫再次修订管理规则,明确禁止“好评返现”,对违规商家进行更严厉的处罚。

一、阿里治理刷单不是说说而已,而是高度重视

在我看来,这一次里治理刷单手段首次上升至法律层面,释放出两个明确信号:,今年315晚会曝光电商和团购网站普遍存在刷单现象,淘宝位列其中,阿里董事局主席马云钦点花名“灭绝师太”的郑俊芳担任阿里首席平台治理官,她第一时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刷单行为杀无赦、斩立决,向刷单宣战意味明显,并推出一系列组合拳遏制刷单,比如淘宝和天猫下线成交记录、阿里等8家互联网公司与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共同组建“反刷单联盟”、阿里与国家发改委签署关于推进商务领域诚信体系建设的合作备忘录。

  尽管阿里在顶层设计、落地执行均动作频频,但还是无法彻底打消外界对其治理刷单不力的疑虑。要知道,随着阿里电商规模的持续增长,生存压力巨大的商家仰仗刷单再正常不过,想要监督千万级商家是否刷单,任凭阿里玩转大数据、保持高投入也无法面面俱到。此番阿里动真格起诉傻推网,意在明确阐述自身立场:阿里与刷单水火不容,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二、阿里在整治刷单攻坚战中掌握更多主动权。

无论阿里是否承认,过去严打刷单更多是被动因应,当刷单在商家中开始流行后才出手整治,而且随着刷单平台玩法升级,其监督战术和范围才进行相应地升级,被动因应使阿里一直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如今,阿里改变策略,拿起法律武器与刷单平台抗衡,意在从源头上切断刷单,加大刷单平台涉嫌违法行为的成本,尽管阿里此次出击不能起到根治刷单的作用,但至少朝着让刷单团伙不敢刷、不想刷这一利好方向迈进,主动权在握的阿里将在今后常态化治理刷单中越来越游刃有余。

写在最后

  由于刷单已形成利益巨大的灰色产业链,治理刷单急需在联合执法和切断刷单链路两个方面需求突破。前者,阿里一直在配合公安、工商打击刷单团伙,但找不到强有力的执法处罚依据和有效震慑手段,阿里正积极推动立法,希望司法系统能出台司法解释,尽早作出判例,共同净化社会诚信环境。

  后者,在电商平台之外形成成熟的上下游产业链是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刷单行为和欲望的症结所在,比如刷单客通过YY、QQ群等其他工具联系,物流也是阿里无法全面掌控的薄弱环节,阿里希望切断整条刷单链路的各个环节,菜鸟可以通过联手四通一达等物流企业,禁止受理淘宝、天猫平台商家炒信快件,但鉴于阿里、腾讯在大文娱、移动支付、O2O等领域全面开战,阿里难以在打击QQ群刷单生成和下发这一重要环节产生质的突破。

  阿里花大力气治理刷单有目共睹,起诉刷单平台只是新的起点,于阿里、电商行业都有益处,单真正实现刷单团伙不敢刷、不想刷仍任重道远。

IT世界网 www.hnce.org 版权所有 豫ICP备10007855号-1

IT世界网游戏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自于网络及其他公共渠道,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